第287节
“有,下次问这个小点声,看那高的地方,蓝色的旗帜的,去那。” “馄饨吃完了,碗我放这里就行?不是在你家买的馄饨。” “咱家不卖馄饨,你放桌子上,一会儿有人来收。” “给你碗。” “谢谢!以后放桌子上。” 今天第一次如此营业,来的人果然多,不少人以前从不到这边吃东西,气味不好。 晚上在这边住的人,有的尿尿会就地解决。 现在不一样了,地面是水泥的,茅房有四个,分男女,也是水泥的。 水泥的地面上有排水渠,晚上会用水刷洗地面,天热的时候也有很窄的明渠有人冲水降温。 要求到这边的人不准随地吐痰,桌子上都有盒子装的小块毛边纸,随时能抽出来用。 上面有棚子遮阳,所有的摊位皆穿一样的衣服,餐具统一。 有十个用来洗手的地方,白开水免费。 大明的寻常百姓哪享受过这等待遇,感觉在此吃饭舒心。 “下丘村弄的地方太舒服了,宜长你在这呢?我刚才去找……我……” 福华楼的掌柜徐渊来,专门找里长,结果看到了太子和秦王朱樉。 这两个人见过面,那个坐在主位的…… “坐啊?咱又不吃人。”朱元璋看对方一眼。 “好,谢……谢!哎呀!天真热!呃……嘿嘿嘿嘿……” 徐掌柜在不远处的凳子上坐了半个屁股,拿起旁边桌子的毛边纸擦汗。 “嘿嘿嘿嘿……”朱闻天跟着嘿,他今天还没嘿过呢! “有什么事情说啊!”朱元璋想知道这个徐达的堂弟跑来找宜长作甚。 “我琢磨了一道新菜,鸡蛋炒二黄,韭黄与蒜黄一起炒,两者的味道不一样。” 徐掌柜小声回答,就是他想到了个菜,要与里长分享。 “确实不同,在下丘村吃过,韭黄比韭菜好,少一丝辛辣。”朱元璋点头。 “有啊?客人爱吃,现在有个麻烦。就是……” 徐掌柜露出一丝遗憾的神色,接着又说。 朱元璋再次开口:“蒜黄好做,在房子里就行,韭黄不好办,需要的地方大,还得阴暗,又不方便浇水。” “是,是……是啊!冬天的时候盒饭店有大棚,总去那里拿菜,我酒楼又不种菜。”徐掌柜一脸无奈的样子。 “去下丘村拿,朝阳门外的下丘村不但有好的园林,种的地同样不少。 他们把大的竹筒切好,一个竹筒套一丛韭菜,等韭菜长起来取下竹筒便是韭黄。 又简单又实用,蒜黄他们直接用水发,不种在地里。你堂兄那里快打胜仗了,等回来,你得在你那福华楼办个庆功宴。” 朱元璋变成了科技介绍人员,为徐掌柜讲解如何种韭黄。 “多,多……”徐掌柜左右看看:“多谢陛下解惑,原来在大地也能种韭黄啊!加个粗竹筒。 我堂兄那边还好?我不方便去找他,我开酒楼的,怕耽误他。 等他回来,我一定办次大的庆功宴,愿意拿出来一千贯给为国拼死的将士当抚恤。” 朱元璋一挥手:“钱就不必了,此番咱大明将士没战死多少,咱给他们家眷足矣,下丘村也要给,一人给二百贯,帮他们家属找事情做。 伤残的另有补贴,安排个清闲的活计,多给工钱,往后咱大明打仗尽量少死人。” “是,听陛下的。”徐掌柜有一点脸红,自己给钱给少了,才一千贯。 以前不是这样的,是给俸禄,战死的人有妻儿的会给俸禄,有父母的亦如是。 一领可以领很多年,就当那个人还活着。 现在不但原来的不变,还额外一次性给许多钱,并且帮忙找活干。 下丘村一次给二百贯,别人家拿着钱买个商铺,一年也能有十贯左右的收入,基本上不用干活了。 等打仗的军队回来,按照说的办法给,往后大明军士…… “你一起跟着吃菜喝酒,你那酒楼后面是人家,临街的地方浪费了,你多花钱买下来,把酒楼扩一扩。” 朱元璋让对方一起吃,不过不是在他这桌,顺便允许对方扩大酒楼范围。 福华楼后面为民宅,平房,不懂得开店。 “谢陛下,我给他们翻一倍价钱收房子,趁着夏天,可以盖起来新的。” 徐掌柜激动了,他不敢随便买地方扩张酒楼,怕别人说闲话,影响堂兄。 有陛下开口,买,多花钱不是问题,只要地方够大,很快能赚回来。 不过原来厨师和伙计的份子要减少,自己可是花钱单独买的位置,除非他们拿出来同比例的钱。 人家下丘村的盒饭店、原来的布帛店后面就全给买了。 “你只能多给一半的钱,不可以超过下丘村,同样也可以多给钱让他们快点搬。” 朱元璋不答应,你给一倍的钱,别人该说下丘村小气了。 “可是给少了他们不卖呢?”徐掌柜苦着脸。 “你说你帮着下丘村买的,保护下丘村的店,他们会卖。实在不行你就说你堂兄是徐达。” 朱元璋帮着出主意,他闲到了,估计觉得很有意思。 “好好,草民知道了。”徐掌柜决定试试。 如今下丘村的名头管用,多亏自己当初没得罪下丘村,那时人家刚来,住在自己的酒楼中。 哪想到有一天下丘村变了,仔细想想,从那时下丘村已经不一般了,人家参加太子殿下的婚礼。 “吃了饭,再四处转转,好不容易出来一回,明日小暑了,日子过得真快。宜长,这节气你都记得吧?” 朱元璋想要在外面多呆一会儿,记起要到小暑了。 “回陛下问,种地的要记,尤其是里长。现在就到了夏满芒夏暑相连的时候,小暑与大暑相连。 而且再有七天,就是三伏的头伏了,雄英满月在二伏的第四天。” 里长说一句节气歌,又把伏天给指出来,并且记得太子的儿子满月的日子,村子里得准备礼物的。 第405章 细谈有礼满月送 “面前的地方将来修铺子?”朱元璋吃了个半饱,天热他吃不下去,又不想吃主食,溜达着四处看。 划格子的地方占了三分之一的位置,眼前属于清理好地面,准备建二层楼的地方,砖混结构。 等将来拆的时候再砸了,砖混有个好处,不容易走水。 全盖木头的,到时候一场火出现,所有的楼全完。 “两层楼,他们可以把货放在楼上,也可以在楼上放桌子卖饭菜,或者是茶楼。 不过装修的时候,必须要让我们看,留出来另一道门。 我们修的时候会有两三道门,一楼的前后门,加上二楼的楼梯门。 遇到火灾的时候,大家可以从三个门选择跑,有人封门绝对不行。” “对,水火无情,得提前准备。要放大缸,皇城中要放,现在铁多,用铁铸。” 朱元璋按照下丘村提的建议来办,在皇城中放很多个大水缸,灭火用。 说到铁,他扭头看向自己的好大儿:“标儿,那边的高炉和平炉产量还好?” 朱标微微点头:“父皇,一个月的产量比之前一年的还多出一倍。感觉那地方怎么挖都挖不完。 原来用木轨,不够结实,总坏,矿石沉。 之后把炼出来的铁拿来铸铁轨,每日里运输起来又快又便捷。 那里专门修了码头,用船只把钢铁运往别处,人越来越多。” “人多好,凡是犯了罪的就送去挖矿,咱可省钱了呢! 宜长,你说过来着,人多经济就繁荣,此刻那边该如何? 是否与周边联系上,通过其他的路把好处分润一番?” 朱元璋找到个话题就能扯到国家大事上,他不能跑出来就为了玩儿。 里长就知道不会轻松,好在他有准备,平时跟憨憨学的知识多。 “陛下,那个地方属于资源型地区,即以矿产和其他资源资源开采及加工为经济主导的地区。 之前那里没有什么人居住,故此那里是先开采矿,之后慢慢因矿而形成大的人群聚居区。 现在是采矿、冶炼铁、再炼钢、处理矿渣,矿渣能够用来烧水泥和其他耐火砖。 有了如此基础,自然会出现周边产业,包括运输、餐饮、医疗、深加工等。 运输主要在于长江,码头必须继续扩大,同时为来往船只的人提供生活便利。 打造铁锅、菜刀等百姓家中铁器的人,自然也会过去,就近取材。 这时,商业会出现,然后就是其他的人需求的居住房屋。 不能轻易低价把那里看着不值钱的土地卖了,将来会越来越繁荣,当涂都比不得的。” “嗯……图。”朱元璋要看地图。 后面有人立即抬个大盒子过来,里面就放着地图,现在朱元璋到哪都得带上大明地图。 “宜长你看,此为临摹出来的第四套地图,照着第二套临摹出来的,正有人用第三套地图雕版。”朱元璋先介绍下。 “嗯嗯!”里长不说其他的话,他知道陛下心心念的是村子的那一套地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