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9节
书迷正在阅读:禁龙(人外,骨科产乳)、六道魂戒、完蛋!我成替身了!、伯爵小姐与女仆先生[西幻]、黑神话:悟空、名门婚宠小甜妻、当咸鱼恶龙成了万人迷[西幻]、她从深渊归来、我和女神称霸荒岛的日子、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
这些都是大件。 让商场人员送货到家。 一家六口寻思着来都来了,那就逛逛呗,他们也不买东西就逛逛。 只是逛着逛着,从百货大楼出来时候手上就拎着大包小包东西了。 衣服鞋子首饰乱七八糟什么都有。 苏荷有个毛病,那就是经济允许的情况下,她就想把家里四个孩子都打扮的好看点,孩子们的衣服她不介意一个星期七天,一天一个样。 男孩子不好打扮,但是她有两个闺女啊,于是买了好多发夹发箍发带这些。 总之钱都花没了。 不过没关系,钱没了再挣就是。 趁便宜今年她要买下他们家第四第五家铺子。 小院那边没人,苏荷就让长意长安带着他们弟妹过去交接,让工作人员务必把电视机弄好。 苏荷就跟着顾建华去了馅饼店,他们到的时候商场工作人员把冰箱和电风扇都给送来了。 徐大娘摸着冰箱,“这不便宜吧?” 顾建华,“是,要两千块钱呢大娘。” 徐大娘听闻直摇头,“太贵了太贵了。” 苏荷,“也没办法,做餐饮的店里必须有个冰箱啊!” 她想下个月或是下下月,给馅饼店再买个冷饮柜,摆放汽水啤酒的。 店里来吃饭的客厅点汽水啤酒的还是挺多的,其他季节就不说了,夏天得喝冰镇的啊。 从外头进来,喝一瓶冰镇的汽水多舒服。 这钱不能省,下个月就买。 “爸妈还给你们买了电视和洗衣机。” 顾母惊讶,“还买了个洗衣机。” 儿子儿媳给他们买电视这个事,他们知道之前说过,居然还买了洗衣机! 苏荷,“顺道买了,爸妈以后洗衣服方便了。” “对了还买了风扇,一个房间一个,夏天不怕热了。” 苏母对比顾母不那么省钱,但听闺女说的,这一个大件一个大件的,买了好几件。 苏母有点心疼钱啊,女儿女婿今天这买的,五千块钱下去了吧。 还没完,顾建华接着说,“爸妈,还给你们买了几件衣服,你们中午回去试试。” 苏母,“我们有呢,都穿不完了,买那么干啥。” 话让亲家母说了,顾母只能道,“哎,孩子们买了我们就穿吧。” 听的徐大娘好羡慕。 对比其他老头老太太,她家俩儿子儿媳对他们老两口是真心不错,每个月给养老钱,平时送的吃喝也少不了。 但是跟人家这一比,根本没法比啊! 经过这几个月,徐大娘对苏父苏母顾父顾母他们都了解了。 苏家这边三儿一女,顾家这边三女一儿。 日子过得都挺好的,孩子们都挺孝顺。 尤其是苏荷顾建华这两口子。 吃的喝的穿的,那是没缺过啊,不仅如此,几千块钱的大件说给买就买了。 徐大娘觉得苏父苏母顾父顾母他们很有福,有个好女婿,好儿媳。 下午,馅饼店四点钟就关门了。 电视的威力很大,顾建华也想去看看。 长筠长欢俩娃直接表示,他们不回去了,他们要跟爷奶姥姥姥爷他们一起住。 以后都住这儿,不回筒子楼住了。 果然让他们爹给预判了。 苏荷,“你们作业做饭完了才能看电视。” 俩娃,“知道。” 俩娃今年十一岁了,正在读五年级,下学期。 成绩非常好,回回考试不是拿第一就是第二,跟他们姐姐哥哥有的一拼。 小学就剩这半年时间了,九月一就升初中了,苏荷希望他们这半年可要稳住。 谁都抵抗不了电视的诱惑,顾建华也是,他们两口子看到了晚上九点,没台了才回家。 “建华,咱们明年再买一台电视,放筒子楼这边。” 这样就不用去小院看了。 顾建华有点心疼钱,一台电视机也不便宜,“这么看就挺好。” 多年夫妻苏荷哪儿看不出他心思,道:“咱们挣钱就是用来花的,我还想以后多多攒钱,买个车呢!” 。 第215章 压力才上来 顾建华问,“买个车?啥样的车?”是他想的那个车吗? “四个轮的。”苏荷笑说。 目前国家还不允许老百姓购买私家车,84年后才可以,等到他们老百姓购买估计咋也到九十年代左右。 但这不妨碍她先做做梦。 有目标才动力嘛。 “四个轮的?那得多少钱才能买啊?” 四个轮的车,顾建华见过也坐过,他在部队时候有次跟着领导出门,坐了一次军车,四个轮的不亏是四个轮的,人家那个跟你自行车马车根本不一样,行驶速度老快了。 “咋也十几万吧!” 苏荷在系统书上看的他们这个年代小车都是价格,小点的需要七八万十几万,中不溜三十几万,好的上百万了。 “太贵了。” 顾建华想过会贵,至少要几万没想到要十几万。 苏荷,“汽车嘛肯定贵。” 她看系统书里说的汽车价格从一开始到后面一直没怎么变,一开始就是七八万十几万,到了二十一世纪依然是这个价格。 不过那会儿他们老百姓生活质量提升了工资高了,就也买得起了,基本家家都有一辆。 “所以咱们以后要多多开店,多多挣钱,我想的这个汽车不仅咱们自家买一个,给家里四个娃也每人一辆。” 可能是她原生家庭的关系,再加上遇到的丈夫以及后面婆家人都很好,再然后绑定系统的关系。 她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,一点点也没有。 她只想着他们两口子挣得钱财产,分成五份,他们两口子一份,四个孩子一人一份。 没有男孩多一点,女孩子少一点这种想法。 四个娃必须一样,公平公正。 “按一辆十五万来算,咱们这最少挣一百万啊。” 因为孩子们结婚你不可能只买一辆车,还得给准备别的,这么一想,顾建华顿时觉得压力有点大。 苏荷笑道,“对啊,而且一百万也不够啊,咱们老了还要环游全球呢。” 顾建华,“其实我老了跟爸他们一样去河边钓钓鱼也不错。” “干嘛呀,我老了可要环游世界,你去钓鱼吧,我跟别的老头去环游世界。”苏荷踩着小高跟快两步走在顾建华前面。 顾建华追上,“说什么媳妇儿,咱俩去。” “嗯呢,反正咱俩以后多多挣钱就对了。” 顾建华没想到他活了大半辈子,四十多岁了,压力才上来。 之前他还觉得自己生活挺不错,媳妇北大老师,儿女都是大学生,那面上嘎嘎有光,小儿子小闺女成绩也好,爸妈岳父岳母四位老人身体健康,没病没灾。 开的铺子生意也不错。 各方面都挺好,可现在听她媳妇这么一说,还差的远呢。 不过他媳妇说的也对,家里四个娃,老大老二大学毕业后肯定会有一份不错,他们自力更生肯定是没问题,但是如果有父母帮衬,会更上一层楼。 好吧,还是得多努力。 馅饼店买了一台冰箱,同为开餐饮店的张晨晓梅夫妻俩,也想买一台,只是价格太贵了。 两千块钱,差不多他们包子铺三个月的营业额了。 张晨,“媳妇儿,咱们买一台吧,夏天没有冰箱不行,大姐那钱过两个月再还吧。” “我先问问大姐他们急用不,他们不用我们再买冰箱吧。” 这欠人钱你不先还买东西了,整的好像故意不还似的,即使是亲姐,晓梅也怕对方多想。 所以先问问吧。 于是晓梅去问了明月,明月就说,“不急不急,你们先用着吧。” 别看明月唐泽旭人两口子开的果蔬日用品商店,看似每天赚的不多,但人家一个月营业额真心不少。 差不多有一千块钱了,都超过馅饼店和包子铺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