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3节
书迷正在阅读:禁龙(人外,骨科产乳)、六道魂戒、完蛋!我成替身了!、伯爵小姐与女仆先生[西幻]、黑神话:悟空、名门婚宠小甜妻、当咸鱼恶龙成了万人迷[西幻]、她从深渊归来、我和女神称霸荒岛的日子、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
“有,建华小荷怕我们无聊给买了一台。”顾母随意道。 哎呀,此刻大娘们羡慕得不行不行的了。 她们的儿女咋没有人家这样孝顺呢,电视说买就给买了,那可是大件,要好几千的玩意。 顾母又说了给买洗衣机和风扇的事,她道,“洗衣机我们倒是常用,风扇吧,晚上我们这不敢吹,人老了身体受不住。” 受不住受得住的,几个大娘们不知道,他们只觉得顾大牛赵金枝两口子生了好儿子,娶了儿媳。 “金枝啊,你跟大牛指定是上辈子做了什么好事,今生才有这待遇。” 又是带去大城市旅游,又是给买电视,又是买风扇,洗衣机。 电视风扇稍微理解,但是洗衣机,买那玩意,谁洗衣服不是手洗,只能说这两口子有福气。 还不是一般的福气,这些个东西没有几千块钱下不来,苏老师说买就给买了。 这样的儿媳打着灯笼都找不到。 唉,她们命不如人家好,享不了那福气。 “那可能吧。” 有时候顾母真会那么觉得,她觉得肯定他们两口子上辈子做了什么好事,才能有苏荷这样的儿媳。 以前她说小了,她现在觉得全华国没有比儿媳更好,还是那句话,她儿媳三百六十度全方位都很难出手。 跟老姊妹们聊了会儿,算是把顾母聊爽了,她想不出意外,他们两口子在首都的生活,很快就会被村里人知道。 真是不错,好好让那些看低他们家的婆娘知道,他们家会越过越好。 可能是两者差距太大了,顾父对顾二叔的不喜欢一点都没有了。 以前在村里,他们家情况比他弟弟家好一点,但也多大差距,但自从去了京市,这差距是越来越大了。 张秀英去世了,顾二叔显得有点可怜身边没个陪伴的人。 身子骨倒还好,挺硬朗。 顾父顾建华俩人跟顾二叔还有顾银柱这个堂哥聊了会儿。 吴三凤不在,去年回来后没待几个月又回京市看娃去了。 此刻顾二叔觉得真是世事无常变幻不定啊! 他们兄弟俩,年轻时候人人羡慕他媳妇给生了三个儿子,人人嘲笑他大哥生了三个女儿。 现在没有羡慕的,现在人只说儿子生多无用,看以后有没有出息的有出息的儿子顶你三个儿子。 这是暗里比对他们两家呗。 不过这话确实也对,儿子生多确实无用,他三个儿子能指望没有一个。 儿子指望不了孙子辈们更别说了。 ......... 24号,除夕。 81的年的最后一天。 照例,一家几口在这天洗澡了,洗去旧年污秽,迎接新年。 放鞭炮,一家子吃年夜饭。 顾母说,“估计这是咱们在村里过的最后一个新年了。” 人老了折腾不了了,她想这次回京市,以后估计都不回来了。 苏荷,“妈你要想回来过年,明年咱们还可以回来。” 顾母摆手,“不不不,我不想回来,在京市就挺好,这来回折腾的,累挺。” 顾父,“你妈这次就是回来炫耀的。” 多年夫妻了,顾父哪儿看不出顾母那点心思。 顾母哼哼,“我炫耀咋了,我有炫耀的资本。” “你知道咱们村里那些老太太有多羡慕我,如果可以替换,她们都想替换成我。” 顾父,“我咋不知道呢,我知道。”因为村里那些老头也羡慕他呀。 说他这精气神是越来越好了,以前就不错,现在更好了。 对此顾父心里是有点得意,不过起伏不大,村里这些老头不是他比的目标,他比的是京市那些老头。 不过就算是京市老头,也很少比的过它的。 一家子吃完了年夜饭,又出去放了鞭炮,就上炕睡觉了。 这村里也没电视啥的。 就早点睡吧。 第二天,大年初一。 还是那几家来串门,吴三凤大儿媳见着苏荷热情的不行,一口一个婶子叫着。 也爱打听事,刨根问底的那种。 “婶子,你家服装店一个月能赚多少钱啊?纯利润多少啊?” “还缺不缺人啊婶子?” 是的她们两口子想去。 “不缺人了。”苏荷微笑。 这小媳妇跟吴三凤一样,太爱打听事了。 吴三凤儿媳有点可惜,顾二堂姑顾大堂姑他们家孩子们都去苏荷婶子服装店干活了,再干顾二堂姑儿子红军那一身打扮,那一看就啊在京市过得不错。 听说一个月有三十块钱呢,想想就不错。 可惜不缺人了。 大家聊了会儿,顾二叔家孩子们就走了。 下午去顾二姐家拜年,除此也没别的事。 大年初一这天就这么过去了。 大年初二。 苏荷顾建华带着长意长安照旧去了苏父苏母那儿。 顺道去了顾三姐家,还有她二哥家。 因为是早上去的,顾三姐几人还没出门去向阳村。 “你们倒是早啊!”王组长笑道。 长意长安,“三姑父新年好啊!” “好好好。 ” 因为急着去苏父苏母那儿,他们也没多待,喝两口茶就出来了。 长意长安捏着红包,长安说,“老三老四肯定后悔没跟着一起回来。” 她俩住在三舅舅家,红包也就俩人的。 而他们收了好几个了。 长意笑道,“我们回去好好跟他们说说。” 俩小宝有个调皮的姐姐哥哥。 对此长筠长欢要是在肯定说一句,“幼稚。” 毫无例外,今天苏父苏母又做了一大桌子菜。 足足有十道。 光鱼就两种,一道红烧鱼,一道干炸小鱼。 到底是亲兄弟姊妹,吃到好吃的,就会想到对方,长安吃了干炸鱼,就说,“老三爱吃的。” “可惜他吃不到。” 苏父,“等回京市了我再给他炸。” 此时向阳村,顾大姐顾二姐他们也都过来了。 顾大姐二儿子赵青林见红军穿的棉袄就说 ,“你这棉袄好看。” 红军得意,“是吧羽绒的。” “红军在你舅妈服装店干的咋样啊?”顾大姐笑问。 红军,“挺好的啊,大姑你看我都胖了。” 顾大姐打量一番,“确实胖了,看来伙食不错。” 说到这儿那红军有的说了,“伙食老好了,天天吃肉。” “早上要么油条豆浆,要么肉包子豆浆,还有豆腐脑。” “午餐晚餐,好几个炒菜,有虾有鱼。” 说的大家都吞了吞口水,顾大姐二儿媳陈娟嘀咕,“难怪大哥大嫂不愿回来呢,原来是吃这么好。” 大哥大嫂真是过年都没回来。 对于这话红军挠挠头,以他知道的,青木哥张宁嫂子不愿回来,不是这个原因吧。 陈娟问红军,“大哥大嫂工资多少你知道吗?” 红军,“跟我一样,都三十呗。” 陈娟哦一声,一人三十俩人六十,也不是很多嘛。 不过也不少,这两口子每个月都赚钱,也不晓得给爸妈他们寄点京市特产什么的过来。 就顾自己吃喝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