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0节
书迷正在阅读:禁龙(人外,骨科产乳)、六道魂戒、完蛋!我成替身了!、伯爵小姐与女仆先生[西幻]、黑神话:悟空、名门婚宠小甜妻、当咸鱼恶龙成了万人迷[西幻]、她从深渊归来、我和女神称霸荒岛的日子、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
她得给俩孩子定个时间期限,别人不鸟他们,他们俩默默喜欢人家,好好的年华都花在这没结果的事情上。 “知道了。” 人的幻想是无限的,姐弟俩晚上睡不着觉,脑子幻想着以后的事情。 姜悦迎幻想跟顾长安谈恋爱的画面,又幻想他们俩人结婚后,苏姨把店铺全交给了她打理,她成了老板,过年过节或是发工资的时候也像苏姨那样。 画面很美好,比起跟顾长安的交往,姜悦迎更向往结婚以后当老板的日子。 她想如果她当了老板,服装店像朱琳琳那样的人就不能用,还有台球厅那几个,就知道谈恋爱不好好工作。 姜思齐幻想的也差不多,苏姨那么多店,到时候肯定要交给他这个准女婿打理啊。 幻想很美好,现实很骨感,第二天醒来还是要工作。 不过姐弟俩想,他们以后一定要更认真更努力工作,这样苏姨对他们的印象好之又好。 1983年过年是在2月13号。 所以苏荷给大伙寄的海鲜都在年前收到了。 顾家这边亲戚,顾大姐那份苏荷跟顾三姐那份给一起寄了,到时候麻烦顾三姐他们送过去,春晴那个单独寄的。 白石头从邮局拿了包裹,回到家里跟春晴说,“舅妈寄来的。” 一并寄来的还有一封信,春晴这边没有电话,只能用信沟通了,春晴打开看了一下。 “舅妈说从大连那边买了点海鲜,看我们爱吃,就寄点给我们尝尝。” 两口子打开包裹,各种海鲜食材。 白石头吃过海鲜,但不会做啊,尤其是这种干的,他拿起一个干海参有点犯难, “媳妇儿这是啥玩意,咋吃啊?” 他从小到大,吃的最多水里的东西就是鱼了,还有虾皮,然后今年夏天去京市一趟,吃到了大虾,扇贝,蛤蜊,还有鲍鱼,跟红烧肉炖的。 春晴也没见过海参,不过她看信里舅妈写的,黑黑的跟手指头差不多长的,她道: “这玩意叫海参,舅妈说是个好东西,我们吃得先用水泡...然后跟葱烧......” 她舅妈很贴心附上了菜谱。 白石头,“这么多东西,应该不便宜吧,咱们给舅妈回点啥呢?” 春晴想了想,“羊肉吧,你明天去咱们村里买一头小羊,杀了给舅妈他们邮过去。” 白石头,“行。” 他们这除了羊肉其他也没什么东西了,京市啥都有。 春晴整理着那些海鲜,“夏天那会儿我们过去,舅妈还问我们来着。” “问啥了?” “问我们要不要去京市那边发展?我说暂时不去了。” 白石头心里有点点向往,“去京市发展也挺好的,大城市,各种便利。” 春晴,“我们去了怎么什么营生啊?我们还养俩孩子呢。” 要说他们俩人还好说,关键有俩孩子。 白石头,“像大姐大姐夫他们那样开个超市,商店也挺不错啊。” 他是知道了,别看商店好似没有卖衣服卖鞋子那样赚钱利润多,但是一个月各种商品利润累计下来,也不少。 挺能赚钱的。 就他们这小卖部,一个月纯收入有七八百了,尤其是夏天。 春晴,“我们在老家就挺好。”她不愿冒险。 他们两口子是攒了点钱,但也不多,还不到一万呢,而且他们去了京市都不知道做什么营生。 去京市还得户口挪过去,他们一家四口的户口就得花不少钱。 白石头,“可是爸妈他们都在京市啊。” 她媳妇娘家人,都搬去京市了。 春晴,“爸妈是给晓梅张晨他们帮忙了。” 白石头,“我觉得爸妈以后不会回来了,晓梅生完孩子要去工作,张晨看着包子铺,孩子没人带,爸妈肯定会留下给带。” “那不回来就不回来呗,我们有空去看看不就行了。” 春晴不怎么在意这事,他们都是大人了,不像小时候那样依赖父母了,而且人心向下,她不能说不想念父母,但是她的重心还是在她俩孩子,她的家庭上。 白石头,“我是怕你想家人。” “你当初要是没停学,估计也能考个大学。” 春晴,“我不行,我成绩真不好,我们家排在单数的成绩好,比如我姐我妹,我跟我弟,成绩真不咋地。” “我学习也不行。”白石头唉一声。 他有点担心,他们夫妻俩没有学习脑子,家里两个孩子以后能不能上大学啊, 闺女过了年就十一岁了,在读小学,成绩还行,进前十名了,但有时候也会出前十名,徘徊在十一,十二名左右。 儿子嘛,过了年八岁,才读小学二年级。 成绩也还行,跟她姐差不多。 但是不像长意长安小时候那样,每个学期第一年年第一,就焊在第一名上。 所以他有点担心。 他对自家俩孩子要求不大,只要考回来一个大学就行,他也不要求说是必须考个北大清华复旦的,是大学就行。 希望这俩崽子能争气点。 顾三姐这边拿到邮过来的包裹,又看了信,第二天一家三口去顾大姐家送东西了,顺便溜达溜达。 顾大姐大姐夫他们害怕大虾,苏荷就给少装了点,鱼片多装了。 陈娟一向嘴贱,看包裹里就装了一点海参一点鲍鱼,拿出两袋东西,就道:“舅妈这送的,都不够一顿吃的。” 这种东西送也得送一兜子吧,就十几个,小姑子说的没错,舅妈果然抠,又抠又想显示出自己大方。 顾三姐觉得青林娶得媳妇着实有点不懂事,她说,“娟啊,你知道这俩东西一斤多少钱吗?” “多少钱?” 陈娟不知道多少钱,但知道是海里的东西。 “二百块钱一斤。” 顾三姐瞎说的,不过海参跟鲍鱼应该便宜不了。 陈娟震惊,“这么贵?” 她要不要给娘家人送点?她爹娘都没吃过什么海鲜,尤其是这么贵的。 。 第259章 把家也拆了送你娘家 王组长也说,“对啊,这一袋子东西,就你手上提的俩东西最贵了。” “这是啥东西啊,金子不成,咋这么贵。”陈娟叨叨着把那一小袋海参鲍鱼放下了。 顾三姐王组长俩人跟顾大姐他们说了使用方法,又聊了会儿,就回去了。 苏荷给邮的那些鱼干都是即食的,直接吃就行,虾干可以做菜,也可以直接吃。 午饭,陈娟炒了辣炒大虾干。 顾大姐大姐夫他们不是不吃虾,是客气了,自家炒的就吃了。 连壳带头。 吃着挺好吃。 顾大姐大姐夫俩人有点后悔,夏天那会儿小荷建华他们做那大虾看着比这还好吃,味道一定很不错。 他们怎么就没尝尝呢。 “爸妈,我想把这海鲜给我爸妈他们送点,他们都没吃过海鲜。”陈娟提起。 顾大姐,“行,你送吧。”小荷拿的挺多。 等吃完饭,陈娟就拿了几袋鱼干,还有那两袋海参鲍鱼,回娘家去了。 顾大姐一查,鱼干少了两袋,海参鲍鱼全不见了。 顾大姐气不打一处来,两百块钱一斤的东西他们都没吃过,这二儿媳全送去给她爹妈了? 想着明天回来一定要好好说一顿。 晚上睡觉时候就跟大姐夫吐槽,大姐夫,“拿去就拿去了,反正也要不回来,明天你也别吱声了。” 大姐夫想着,老大两口子已经跟他们翻脸了,以后还要指望这个儿媳给他们养老,态度得好点,不然老了不管他们怎么办? 顾大姐心里郁闷,“我都没吃过呢。” 都拿过去了,一颗也没留。 不过郁闷归郁闷,拿都拿过去了肯定是吃不到了。 顾大姐觉得自己命苦,小时候带弟妹长大,长大后三个弟妹家里都发达了有出息了,就只有她家还在原地踏步。 老四一家不用说了现在那是吃香的喝辣的。 老二一家也不差,差不多都搬去京市了,老二两口子也留在京市了,听说晓梅那儿还有电视。 顾大姐都能想象到老二两口子舒服潇洒的晚年生活。 老三两口子虽然还在工作没退休,那也不用风吹日晒的,小日子过得也不错。 至少孩子们孝顺,两口子钱也够。 就只有他们一家,大儿子儿媳跟他们翻脸,二儿媳有啥好吃的全扒拉娘家,他们一口都吃不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