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者仁心,我,全球大外科第一人 第1424节
书迷正在阅读:呆萌小甜心:冷少追捕999天、被人惦记的女人、豪门假少爷装乖指南、本人男,但相亲对象是男、贴身女仆很妖娆、校园美女同居、那个浑浑噩噩的男人呵、官道之胜者为王、泼辣女的古代种田生活、月儿湾湾风微凉
程院长把这憋在自己的心里话,一股脑地倒了出来。 可是王兰越听越是疑惑。 这不是好事吗? 陆晨帮忙解决了这么多的麻烦,你身为南雅的院长,感激还来不及呢。 烦恼个啥?别的医院,想要请陆晨帮忙,都不好意思开这个口。 这一次,又是陆晨主动找上门的,这代表什么? 你心里怎么就没逼数呢? “哎,我这不是欠下的太多了,你说,要是万一咱们闺女要是真的和陆晨好上了,我这做丈人的,今后在女婿面前,还怎么硬的起来?” 王兰:(ˉ▽ˉ;)... 搞了半天,竟然在想这些? 下一秒,王兰直接准备起身离开。 “你怎么。。。” “呵呵。” “不是,我。。。” “人家还是我的救命恩人呢。” 一句话,就把程院长给噎死了。 这。。。自己怎么就把这一出给漏了。 得,还什么老丈人的威严呢。 而此时,陆晨已经回到了上中心,连夜召集了麻醉科进行会诊。 说实话,上中心的麻醉科专家,此时也是一脸的苦笑。 谁能想到,陆副院长竟然接下了这样一名患者。 跟着陆副院长做手术,术中是挺轻松的。 可是,疑难的患者也不少。 就像是现在这样,要不是陆副院长提起,这样的患者,麻醉科压根不会接手。 开玩笑,都没用自主呼吸了,这还怎么麻醉? 对于一般的患者来说,所谓的术中呼吸是指患者自主呼吸,也就是说日常状态下的情况。 而眼前的病例,完全就是被动的辅助呼吸,通过机械通气。 目前来看,完全是依靠呼吸机辅助。 “用麻醉机连接管道控制呼吸倒也不是不行,不过,术中存在的变数太多,陆副院长,会很麻烦。” “所以,我才希望能够拿出一个切实有效的方案出来。” “这。。。” “陆副院长,就算这个方案可行,我们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商量一下。” “患者的情况必须马上接受手术。” “嘶。。。” 得,这种情况下,陆晨根本就不是商量,而是下了死命令。 几位麻醉科的专家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除了苦笑,还能怎么样? “就怕麻醉的时候,患者出现肌肉痉挛,那就麻烦了。” “肌肉松弛剂可不可以解决?” “可以是可是,不过,这个量的话,需要把控,陆副院长,病历我们也看了,这不是一台小手术,耗时可能超过10个小时,如果全程都使用肌肉松弛剂的话,可能会对患者后期造成影响。” 当然,这个前提是手术可以顺利完成,患者要坚持的住,要不然,一切都是白说。 可就算是患者撑得住,对于麻醉师来说,也是非常麻烦的事情。 十个小时连续使用肌肉松弛剂来保证气管插管下的全身麻醉,还真没有几家医院敢于尝试这样的手术。 患者手术过程中,需要通过气管插管连接麻醉机进行机械通气。 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。 也就是说患者的呼吸潮气量和呼吸频率,还有吸呼比,都是由麻醉医生来控制的。 一旦其中任何一环出现了问题。 就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。 这担子有多重? 麻醉师自然清楚。 要精确地控制患者每次吸入的气体的量,吸气时间和呼气时间之间的比例。 而且需要保持10个小时以上。 想到这些,就算是上中心的麻醉专家,都不由苦笑出声。 “如果我抓紧一些的话,可以缩短手术时间。” 当然,这话也就陆晨有这个自信说出口。 就病历上的情况来说,这台手术可以说是相当的复杂,尤其是已经把脑干部分挤压到了现在的地步。 别说一般的医生了,放眼国内的神外专家,谁也不敢夸下这样的海口。 就算是说了,估计都没有人相信。 可这话从陆副院长的嘴里说出来,可信度完全就不一样了。 “这。。。如果能够控制手术时间,当然是最好的。” “是啊,时间越短,对于患者的呼吸创伤越小,如果将来患者可以恢复自主呼吸的话,也能快速脱离呼吸机。” 这一切,都要以手术的实际为准。 “那就拿出一个方案出来,手术定在明天,患者因为无法移动,所以,手术定在南雅。” “行,我们麻醉商量一下,再和南雅这边对接。” 反正南雅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,全力配合上中心。 再说,前段时间上中心人手不足的时候,南雅是最积极帮忙的。 自己科室的专家,抽调了一半来支援上中心,这个情,说什么都是要还的。 会诊结束之后,陆晨看看时间,也不打算回家了,办公室凑合一夜,而且,陆晨还需要分析大量的资料,包括再一次研究患者的检查报告。 争取最佳的手术计划。 刚回到办公室的陆晨,就闻到了烧烤的香味。 果不其然,程潇潇也没有离开,而是对着陆晨举了举手上的外卖。 “吃饱了干活?” 不得不承认,程潇潇的预判,是越来越准了。 第1491章 立体定向系统 第二天一早,南雅相关科室,与手术室都已经严阵以待。 而上中心的麻醉团队,在经过一晚上的紧急磋商之后,也定下了术中麻醉与术中监护的计划,并且在如此短的时间内,准备了两套紧急情况下的方案。 不得不说,上中心的麻醉科,已经具备了目前全世界一流的水准。 在国内,哪家医院能拥有这样高超的麻醉科,都是外科的福气。 相关人员抵达南雅之后,就开始了分工行动。 而患者也已经被送到了手术室。 由于患者年龄较大,又失去了自主呼吸,说实话,从这台手术的成功几率来看,其实并不理想。 这台手术包括了颅内血肿清除术、脑室外引流术。 虽然说对于目前国内的颅内血肿清除术、脑室外引流术等相关手术已经非常的成熟。 可像患者目前的情况,是绝无仅有的。 关键问题还是在脑干方面。 前期的支持性治疗,使得患者出现了第二次出血的情况。 并且已经严重影响到了脑干部分。 从mri的影像上来看,出血面积不仅大,更是压缩了几乎一半的面积。 血肿面积大,清除很难处理。 一般医生下不了手。 专家见了也头疼。 也就是陆晨,敢于做这台手术。 手术的目标也很明确。 清除患者颅内血肿,降低颅内压,改善脑部循环。 而从脑部造影来看,患者颅内伤伤口面积不小。 在手术的过程中,有再出血的可能。 所以,对主刀的技术要求非常苛刻。 而这段时间,南雅重症科室,一直给予患者抗凝、抗血小板聚集、改善脑部循环等措施的药物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