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3章
书迷正在阅读:[综英美] 镜像理论、我家有个全能保姆[快穿]、七零大佬的美艳作精、[咒回] 沉入深渊、撬了前任新欢的BOSS、浪漫过敏[穿书]、天使杂货铺经营日志[全息]、暗里窥视、干涸绿洲、你给我等着
秦萧紧跟其后,汇报董城尸检的具体结果。 “黄小弛和董城死之前,都被人用钢针刺穿脊髓,对两名受害者脊柱解剖后,发现凶器为同一种,所以我主张并案。” 凌霜把关键人物信息写到白板上—— 董城(钢针,淹死,22岁,男) 黄小弛(钢针,饿死,21岁,男) 黄小弛名字后面又分开排列出三个名字: 沈玉清(已死) 技师可可 陶静 “董城高中在哪里读的?”凌霜忽然问。 “南城一中。”赵小光回答。 凌霜将沈玉清的名字和董城的名字连线在一起,写下两个字:同校。 凌霜简单汇总信息后说:“目前,已知的和黄小弛发生过亲密关系的女性有三名,沈玉清、技师可可,还有陶静。沈玉清已死,基本排除作案可能,可可路远且和黄小弛无仇,也可暂时排除。陶静生活两点一线,不难排查。” 徐司前提出异议:“从动机上讲,暂时不能排除沈玉清,恰恰相反,她嫌疑最大。” “可是她已经死了啊。”赵小光说,“死人还能作案?” 凌霜明白徐司前的意思,她在沈玉清名字后面打上一个红色五角星,抱臂道:“重点走访沈玉清的人际关系,包括她父母、老师、同学还有生前的朋友。” 赵小光觉得凌霜和徐司前之间,竟有种说不出来的默契,两人仿佛神交已久。 凌霜说完,用笔在董城和黄小弛名字前面画了个问号,“他们俩之间有什么关系?凶手为什么会杀害他们?” 徐司前说:“不用焦虑,调查清楚,答案自然浮出水面。” 凌霜点头,安排工作:“老杨带人去走访陶静五天前的行动轨迹;小光,你和嘉怡重点调查董城的人际关系;徐思……徐老师跟我去调查沈玉清。晚上六点,队里集合,我们开复盘会议。” 赵小光皱眉道;“老大,我今天不跟你啊?” “暂做调整。”凌霜淡淡道。 秦萧坐在后排,没有说话,他的目光,长久停留在徐司前背上—— 徐司前身高近一米九,腿长、肩宽、背阔,比例极佳,这样身材的人,现实中不多,他记忆里,只有几个人有过类似身材,但都不叫徐司前…… * 南城一中,刚开学不久,凌霜和徐司前找到了沈玉清当年的班主任何菲。 “何老师,沈玉清当年自杀的经过您清楚吗?” “清楚,”何菲点头道,“用现在的话说叫作网络暴力。” 沈玉清死的那年,刚好18岁,她长相清纯,是南城一中的校花,成绩也非常优异,在多项省级比赛中获过特等奖。 女孩性格好,人缘也好,和班级里许多人都相处融洽。 有一天,校内网上忽然有人放出一组照片,沈玉清穿着吊带裙,脖子和肩膀露在外面。在她边上,站着一个外校男生,那个男生就是黄小弛,他是职高的混混。 没过多久,又有人博出一条视频,视频内容比较大尺度,视频没有露出主人公脸蛋,却有一个相当醒目的标题:《猜猜,这是我们学校的谁?》 校方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,并对发帖人禁言。 何菲叹了一口气说:“当时的我们,都低估了青春期孩子的好奇心……” 一周后,有人把沈玉清露肩照和视频里的女孩对比起来。 他们认定那女孩就是沈玉清。 一时间,轩然大波。 沈玉清无论走到哪里,都有人议论,那对一个青春期里的女孩来说,是致命打击。 沈家父母随即找到校方,要求澄清。他们聘请专业鉴定师,确定视频中的女孩不是沈玉清。 沈玉清和黄小弛走得比较近,但没有交往。黄小弛却对外宣称沈玉清是他女朋友,甚至有人说黄小弛给他们看过沈玉清的私照。 “那些照片大都是他p的,旁人却信以为真。” 事件持续发酵,越描越黑。学生们表面上不再谈论这件事,私下却到处嘲笑。 他们开始给沈玉清取不同的羞辱性外号,并且轮番在校内网上对其辱骂。还有人编造自己和沈玉清交往的帖子…… 认识或者认识沈玉清的人,都开始往她身上泼脏水。 那些都是群体性行为,一个号封掉,又有新的账号冒出来……校方对此屡禁不止。 从前与沈玉清亲密交往的朋友,全部选择与她绝交。 沈玉清渐渐被人孤立。 站在顶峰时,人人簇拥,深陷泥潭时,却无人来救。 最后,校方无奈关闭校内网,但是依旧无济于事。 何菲顿了顿,才继续说:“就像书里说的那样,比沉默的大多数更可怕的,是无知易动的大多数。” 凌霜长长吐了口气:“个人一旦成为一个群体的组成部分,智力水平便立即出现相当程度的下降。个体思想被冲刷得无影无踪,盲从与跟风成为主导。”这便是庞勒的《乌合之众》现实版。 何菲点头:“其实,沈玉清那孩子有非常稳定的内核,我几次找她,她都说没关系,她说要把心思在学业上,清者自清。” 最终的结果,却是她从自家楼顶一跃而下。 “沈玉清家人曾要找学校讨说法,可是该具体找谁呢?学校也没有办法,群体散开,成为一盘散沙。事情过去后,那些人忽然又开始为沈玉清惋惜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