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真不是明君! 第173节
书迷正在阅读:非常规事件调查组、漂亮炮灰美又癫,沙雕勇闯娱乐圈、死遁重启后,人人都以为我是幼崽、喜欢成绩好的?早说啊、睡前小甜饼短篇集、作精少爷下乡,村霸你别太宠了、在卡牌世界造机甲、劝你不要得罪我、[HP同人] 一切为了可乐、[HP同人] 伊路米的HP生活
华县令轻声说明情况。 大夫是紧急从旁县借调过来的,医术还可以,宣妃娘娘不宜挪动,就暂且歇在乐安县县衙。 曲渡边点头表示了解。 六皇子:“说起来还是夏赴阳救我们下来的。” 曲渡边抬头:“他人呢。” 六皇子:“他带兵在各县各处救援,把我们救下来后,吩咐县令照看,歇都没歇就走了。” 曲渡边心想,那夏赴阳现在应该还没收到他也来了的消息。 六皇子:“小七,就你自己来了?父皇没有派人?” 曲渡边:“父皇派的人估计要五日才能到。他们人多,大概会带着一部分物资,路上下雨,马车难行,他们走不快。” 华县令眼中闪过一抹失望,“这么久……” 曲渡边瞥了他一眼,喂完药,拜托县令夫人照顾好宣妃,轻轻退了出去。 - 曲渡边几人肯定也是要在县衙落脚的,华县令叫人去收拾了两间屋子。 收拾的仓促,但勉强还算规整,曲渡边不太在意,能睡人就行。 一番折腾,忙活了半个时辰。 曲渡边终于能坐下喘口气的时候,才分心给了六皇子:“六哥,谢谢。” 他指六皇子给宣妃挡的那一下。 六皇子:“换别人我肯定不挡,死就死了呗,我疼那一下干嘛。不过宣妃娘娘和你亲近,挡就挡了,”他哼道,“你以后不准叫我干活,也不准揍我了。” 曲渡边戳在他后肩的淤伤上。 六皇子嗷一声叫出来。 曲渡边心想这顶多算是还了点欠账,哪能这么便宜他。 六皇子怒道:“小七!” 曲渡边:“好了好了,我有事问你。这位华县令,你觉得怎么样?” 六皇子揉着自己肩膀:“人挺好的啊。就是不像个官。” “嗯?” “京城里的官哪有给外面那些灾民盖草棚的?给自己整得满身泥巴,还被灾民骂,一点也不体面,搞不懂他为什么还忍得下去。” 曲渡边若有所思。 六皇子刚反应过来似的,“哦,我还没问,跟在你身边那个不是禹若么,他怎么也来了?” 曲渡边:“受灾的也有南宁百姓。六哥,你回去休息吧,要是宣娘娘有什么事,立马来告诉我。” 六皇子:“好吧……知道了。” - 黄昏降临。 乙十二在外面转了一圈。 因为人群密集,全都集中在县衙这一块,落脚的草棚搭建进度缓慢,施的粥稀无比,百姓们情绪不好,仅仅半下午的时间,就发生了五六起冲突。 他将搜集来的情报一一告诉曲渡边。 晚膳时分。 华县令亲自送上来了食物。 两盘青菜,三碗米饭。 禹若看了眼,评价:“菜都不错。” 在现在的条件下,吃到米饭青菜确实很不错。 他仍旧是一副下人打扮,现在七皇子还没开始吃,他就先动了筷,华县令瞠目结舌,“这……” 曲渡边:“忘了介绍,这位是南宁的禹若皇子。” 禹若:“小小质子,不必管我,你们说话就行。” 华县令嘴角一抽:“……” 曲渡边也给他递了双筷子,请他坐下。 “我有些事想问县令大人。” 三位皇子,一位娘娘……乐安县何德何能,能让这么多大佛落脚。 华县令恭敬接过筷子,却没敢用,擦擦头上的汗:“您说。” 曲渡边指指桌上的饭菜:“我看县衙之中分明还有粮,为何外面施粥的粥棚,锅里却稀疏的和水一般。” 华县令一愣,没想到这位看起来娇生惯养的深宫皇子,会注意到外面百姓的情况。 曲渡边:“放心,不是责问。” 华县令叹了口气:“没粮啊。” 曲渡边:“义仓没粮?” 华县令:“没有。义仓一直是有湘河郡的郡守管理,洪灾爆发的第二天,义仓就拨了赈灾粮下来。” 他指向正厅内那些堆放的粮食。 “粮食是来了,但送粮的告诉我们,赈灾粮只有那么多,没有第二批了,”华县令眉眼浮现愁苦,“乐安县两三万人,吃这么点粮食,每日有些汤水,已然极限。我还在苦等朝廷派下来的钦差。” 谁料先到的是个年纪更小的皇子,他还得分心照顾着。 曲渡边:“为何没有第二批?” 华县令叹了口气:“殿下,此次是三郡遭灾,最大的义仓就在湘河郡,另外两郡的义仓不同程度被洪水损毁,现在大家都指着湘河郡吃饭。一郡下辖十几二十多个县,能分到这些算得上很好了。” 湘河郡郡守为了怎么分义仓内的粮食更合理,都愁的掉头发。 少分给谁,受灾的百姓都是怨声载道的一片。 华县令:“二位殿下,你们二位先吃吧,我这边还有事。” 曲渡边叫住他:“等等。” “此次洪灾救援,有没有发现南宁的百姓。” 华县令看了眼禹若,迟疑道:“自然是有的。只是不多,应该各县都有分布,在乐安县的约莫百余人,现在都集中在一处。” 禹若站起来:“在哪里?” 华县令为难:“毕竟不是大周的人,而且大周百姓对南宁百姓都看不太顺眼,所以他们的位置距离县衙比较远,现在天都晚了,路上不安全,您看,要不然明日再去?” 谷心也道:“殿下,不急于一时。” 禹若按捺下来:“烦请县令大人明日一早,带我过去。” 华县令:“这是自然。” 寒暄片刻,禹若回了自己的房间。华县令去了县衙外面,还有百姓接连不断地被从水里捞出来,赶来县衙搭建的草棚休息落脚。 曲渡边又去看了宣妃一趟。 宣妃还是昏睡着。 他守到半夜,被乙十二强制捞了回来。 乙十二:“殿下,你该休息了。” 昼夜不停两日,眼都没有闭上过,熬到现在还不睡觉,乙十二觉得自己要是再不制裁殿下,他们两个都会被小远制裁。 “找到了宣妃娘娘,明日等太医过来,她会好的,不要担心。” 曲渡边:“我不太困。” 他站在窗前往外看,隐隐约约能听见县衙外的争吵和哭泣的声音。 洪灾下,百姓们失去亲人、失去多年积累的财富和建造的房屋,情绪太不稳定了,再加上粮食短缺,持续下去,恐怕会出事。 华县令是个称职的县令,现在还在外面安抚百姓的情绪。 但古代救灾速度太慢,而且华县令治灾的方式也有问题,不成体系。 来的时候曲渡边就知道,托乐添叔叔带的那一批物资会派上用场,他本来想把物资和太医留下,找到宣妃和六皇子后就安分等京城的人来处理后续。 可现在宣妃昏迷,他自己身处其中,却做不到看着这么多灾民,什么也不做。 乙十二:“殿下,再不睡,我告诉小远。” “好好好,我睡,不过睡之前,我想写点东西。” 他没让六六出去,六六可以信任,不必瞒着,但其他人么……还是别透露了,他要披个马甲。 曲渡边到桌边,摊开一张纸,磨好墨之后,换了左手用笔。 在乙十二的震惊下,曲渡边落笔写下:《洪灾灾后处理守则二十条》。 笔锋洒脱,锐气凛然。 与右手那四平八稳平平无奇的字迹,形成了鲜明对比。 第118章 第一条:平粜、平粥店、平粥担……[1] 受灾等待救援的大部分都是挨靠河流居住的农户, 居住在县城中的乡绅富户,有些没有受灾的,家中定有存粮。 需要动员这些人出来帮忙。 第二条:以工代赈, 预备积贮[2] 增强百姓的自救积极性,降低消极情绪,人有重建家园的希望, 才不会暴动生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