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真不是明君! 第319节
书迷正在阅读:非常规事件调查组、漂亮炮灰美又癫,沙雕勇闯娱乐圈、死遁重启后,人人都以为我是幼崽、喜欢成绩好的?早说啊、睡前小甜饼短篇集、作精少爷下乡,村霸你别太宠了、在卡牌世界造机甲、劝你不要得罪我、[HP同人] 一切为了可乐、[HP同人] 伊路米的HP生活
有一部分人的视线,已经盯在了明亲王身上。 他们看明亲王也是风华正茂,可以多生几个出来。 明亲王后背发寒。 要孩子,还不好选?! 二皇子虽然被赐了毒酒,但留下了孩子,陛下身体弱,以后无子,可以考察考察那孩子——对了,大皇子,也就是丹郡王也有孩子,可以接到京城来玩一玩。 还有公主,织仪长公主,他们记得是不是要和谢家的公子成婚了?既然是驸马,以后生了孩子,跟公主姓就可以。 五皇子在狱中孤单,先帝没有说他不能娶妻生子不是? 在亡国和从旁支选孩子出来之间做选择,他们毫不犹豫选择了后者。 他们又不是傻子! 历史上让位给兄弟的例子也不在少数,过继旁支子嗣的也不在少数。 陛下不能生,有的是人可以生! 第194章 一场朝会, 在双方各怀心思的情况下,退朝了。 此后过了年节,都没有人再提起来选秀的事, 更别说催婚催生,这件事成了文武百官心照不宣的秘密。 不过,后宫不能没有人管。 后妃不仅有侍奉皇帝的职责, 还要分管后宫。 总不能上一任的皇后都升级成太后了, 还要给皇帝管后宫大小琐事。 正好宣太后也回来了, 跟曲渡边说了这件事—— 安太后想退休了。 人家年纪也不小了, 怎么能一直干活呢。 而且文太妃和德太妃都跟着自己孩子出去住了, 她自己一个人管辖后宫, 实在是太累了。 曲渡边道:“设立女官制度便是。” 宣太后,也就是谢明萱,诧异道:“女官?” 曲渡边:“嗯,前朝伊始,延续了大魏的内廷女官制度, 只是后来《女诫》盛行, 女官渐渐没了,都是有前例的,本朝再起, 不算突兀。” 其实从阿姐上学那件事就可以看出来,女子地位在大周并不高。 这是千百年, 一点点形成的现状。 想要润物细无声的提高女子的地位, 从重建内廷女官入手, 是个极好的机会。 内廷女官, 掌管的是后宫织造、采办、财权等大小事宜,和朝廷官员相干, 有部分工作交接,但并不冲突。 织仪道:“那我能不能也来管人?” 曲渡边笑道:“阿姐,你得跟娘亲和安太后一起,制定考核规则,不是是个人都能当女官的。你嘛,可以当考官,以后第一批女官见了你,都得喊一声老师。” 就跟科举考试的座师一样。 阿姐是方太傅教出来的学生,才学足以胜任。 织仪眼睛都亮了,“包在阿姐身上,你安心养病!” 谢明萱道:“朝中迂腐的人不少,他们会同意以后和内廷女官有工作交接?” 曲渡边:“放心,他们会愿意的。” 果不其然,他提了内廷效仿魏朝,重建女官制度的时候,朝堂并未有多少反对之声。 反对? 反什么对。 内廷总得有人来管吧,全让太监插手,岂不是会有宦官乱政的隐患?总不能还逮着安太后一个人薅。 唉……又不是没有前例,重建就重建吧。 内廷女官制度在朝堂上通过后,由谢明萱、织仪和安太后共同接手。 没多久,张婵思从扬州回来了,还带来了本族的精干子弟。 “陛下。” “坐。” 张婵思这么些年,也没有成婚,一直在钻研数算。 奈何拘于观星司,一直没有施展能力的机会。 曲渡边给她这个机会。 他将前往岭北,长期实地探测的人员名单递给了张婵思。 张婵思看罢,捏紧名单册:“陛下……这是什么意思?” 曲渡边:“一个能改变张家一族命运的机会,你要不要。若是接了,观星司再无只有张家才能当司主的要求,可以从大周各地则选优秀的观星者,预测天气,与此同时,张家从此也再没有子孙后代不能参加科举的限制。” 相当于,张家固定名额的铁饭碗没有了,但是更多的族人有了往上晋升的机会。 有得,就得有失。 然而这失,却是张家几代难求的机缘。 张婵思深吸一口气,“臣愿意带领族人,全力辅助丹郡王和工部诸位大人,必定不负陛下所托!” “好好干,功绩出众的话,破格进工部,也不是不可以。” 这一句淡淡的话,炸在了张婵思心里,她惊愕道:“陛下,臣是女子。” 曲渡边笑道:“老师,觉得自己不行吗?” “不是内廷女官,而是大周有史以来第一位入朝的女官。” “……” 张婵思本是性情淡漠之人,她对数算感兴趣,也有往上爬的野心,只是拘于观星司,到了司主,职业生涯也就坐到了顶点。 没想到,这次带着族人来京,除了应卦,解了张家困局之外,竟然还有别的惊喜。 她压下自己疯狂跳动的心脏。 “陛下,重启内廷女官制度,又告诉臣这样一番话。您…您和朝中崇尚《女诫》的臣子,以及先帝,很不一样。” 虽然她也是看着陛下长大的,知道他有些想法和其他皇子不同,但也没想到,他能给女子入朝为官的机会。 曲渡边:“老师,你觉得朕的姑姑如何?觉得朕的阿姐又如何?” 张婵思面容一肃:“阿湘长公主,以一己之身和亲北疆,扶持主和派,维系大周和北疆之间二十多年的和平,手段、心性乃至学识,自然是一样都不缺。 织仪长公主临危受命,牵制北疆主战派,与虎狼周旋,给大周赢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,亦是巾帼豪杰。” “不仅朕的姑姑和阿姐,还有娘…母后,她和阿姐的娘亲,在扬州做慈善事业,虽然刚起步,但未来可期。外婆年轻的时候,也在军中帮外公管辖军务,她们哪一个,比朝中男子差?朕深受她们影响,如何会轻看女子。” 曲渡边给了她这个解释。 他知道,张婵思需要一个能说服她的解释,毕竟他这样的在大周往届皇帝里面算是异类,她心有怀疑也正常。 他无法和她说他的来历,就按照自己的成长轨迹来解释。 不过,他没有傻的直接和朝臣对抗,正大光明设立朝中女官,允许女子科考——步伐太大,不是好事,反是坏事。 但是只要他留出来能扎根的土壤,十年、二十年、蓬勃的春草自然能倔强地冒出头来,挣扎出一番新天地。 如姑姑、阿姐和娘亲这般的人,不必再拘于方寸天地。 这是希望。 说不准,过个几十年,大周能出个女帝也说不准。 当然这些心里的想法,曲渡边没有明说。 但是张婵思隐约有点感觉。 她浑身的血渐渐热了,人到中年,反而生出了蓬勃的干劲。 曲渡边补充了一句:“人才不分性别,能给大周干活就是好样的。” 看后世007和996的,工作起来没有男女,只有一个共同的名字,社畜。 张婵思也忍不住笑了,“陛下,给月银就行。” 曲渡边乐道:“自然不会让老师打白工。” 他对手底下干活的人都很好的好吧?逢年过节还有小礼品和奖金,真金。 随后笑容一敛,认真道:“朕给了你承诺,但是能不能做到,要看老师自己。” “如果能让他们心服口服,老师站在朝堂上的那天,就会成为天下与老师同类的女子的标杆,朕亲自给你授官。” 到那时,有了前例,才能有后面的事。 张婵思起身一礼:“陛下信任,臣一定不负使命,连通岭北和内陆,富饶我大周。” 这场发生在紫宸殿内的君臣谈话,除了当事人,以及叶小远和乙十二之外,没有更多人知道。 只知道,陛下往去岭北勘探的队伍里,多加了张家的人,用来助力岭北的地图绘制。 她离开的那天,曲渡边久违地听到了张婵思好感度 1 1的声音。 - 时间平静地流逝着。 大周缓慢地恢复着元气,湘河三郡恢复了税收,北疆都护府统御起来之后,商业逐渐繁茂。 国库也开始慢慢增加—— 从林宗平逐渐乐呵的表情上就能看出来。 永和二年。